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 党员风采 » 正文

方国新: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博大

时间:2014-07-29 [ ] 浏览次数:

  画家该研究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很白痴的问题。抛开纠缠不清的修养与综合素质不谈,绘画是造型艺术,画家应该深研造型,精通画面的形式美规律,自是理所当然,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将外界形象转化为适应画面表现的造型,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训练方可获得的专业性技巧。让画面多一些绘画本体语言的表达,多一些“意味”和表现力是专业型画家所必须思考的事情,也是体现其专业高度的最佳手段。

  欣赏方国新的绘画,常会被此专业性的审美愉悦感所打动,他是一位运用造型说话的高手,其作品匠心独运,耐人寻味,过目难忘。

  精通视觉规律的全面型画家

  方国新的绘画涉及题材很广。山水、花鸟、人物样样拿手,又有较强的媒材转化能力,国画、油画、水彩画样样精通。这在单一画种和单一题材盛行的中国画坛是十分少见的,原因在于多数画家缺少全面的视觉表达能力训练,而全面型画家通常都是精通视觉规律,善于运用视觉语言的人。

  方国新曾说:真的艺术家,应当是其艺术表达适合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无需特别固定。诚然,在视觉无限丰富的当下,过于拘泥于材料是不合时宜的,二十一世纪艺术更需要“杂家”,而非单一题材,诸如“牡丹王”、“猫王”等技术操作性的手工艺人。

  有趣的是,十多年前从无锡人的嘴里听到的方国新,可不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个绘画艺术高手。一些画画的朋友讲起他几乎都是同样的说法:“方国新不会画画”,“瞎搞”……这些话让我知道了无锡人不太能接受他的艺术风格。当然,这也很好理解。无锡地处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生活安逸,人们偏爱精致文气一路的作品。无锡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赫赫有名。顾恺之、倪瓒都是对古典中国画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特别是倪瓒的名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为后来文人画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将诗书画印统一于画面之上,讲究笔墨韵味,至明清时期已是绝大多数画家的艺术追求。因此,以传统文人画品评标准来赏鉴方国新的画,正是当时很多人排斥他风格的理由。虽然现在持当初观点的人还有,但已越来越少。

    行走中思考生发出真实自然

   关于艺术的定义有很多,我喜欢其中的一种:所谓艺术就是把我们从生活的确定性中拯救出来的东西。

  方国新热爱旅游,几乎走遍了全世界,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行走,甚至当年在工厂里的时候也想办法到销售科去,在他最穷的时候利用出公差的机会跑遍了半个中国。多年的行走,在感受各地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最后都以绘画作品的形式呈现。

  当然,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利用照片,画出来一定不能像照片,这是对画家的起码要求。方国新认为,画家应该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能照搬照片,现场感受是综合、多维的,单薄的照片根本无法承载那么丰富的信息,照片只能帮艺术家还原细节,使画面表达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在具体作品的构图、色调、结构上,方国新总是着眼于艺术规律,巧妙布置,耐心推敲。细看他的作品,往往并不符合透视,却在画面中显得舒服而合理,其艺术真实胜过了生活真实。

  方国新常说他爱玩,画得少,想得多。“玩”也是一种体验、感受的方式,而“想”则更是一种创作方式。

  在方国新的民居类作品中,他喜欢表现红色的天空与水面,黄色的窗户与树干,深色的墙面与黑压压树冠,既梦幻又真实,完全脱离了惯常所见的白墙黛瓦的素净,将城市霓虹灯照射下的江南民居表现得魅力十足。当我们面对他画中的江南时,不禁思考:江南何处?或许,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我们越来越需要回到内心,回到真实的自然。(摘自江南晚报 作者 刘德龙)

 

画家简介:

    方国新,江苏无锡人,1957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无锡市书画院专职画家,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油画、国画作品分别入选2005、2006、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另有6幅作品入选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并获奖。多幅作品入选全国重要学术性美展并获奖,如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展、全国首届现代中国画展、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和全国首届小幅工笔画展。2013年获“江苏省首届文华奖美术提名奖”。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