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祖统工作 » 涉台活动 » 正文

无锡民革搭起寻亲桥

时间:2016-02-16 [ ] 浏览次数:

 1980年代后期开始,两岸关系逐渐解冻离散多年两岸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寻亲、认亲历程,这一历史进程感动了无数人,它为两岸关系注入了亲情与温情,从此以后,两岸关系逐步走上和平发展的轨道。时间到了2016年,虽然距开启两岸寻亲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各种机缘,还是有一些人没有实现当年的愿望。无锡民革党员张大一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85岁的张大一祖籍上海,现居住在江苏省无锡市,是无锡民革党员他祖张知本毕业于日本法政大,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早期同盟会员,先后任辛亥年武昌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国民党一大中央候补委员,抗战时期的重庆行政法院院长1949年国民政府司法部长。1949年9月,张知本去台湾,卸司法部部长职务受聘“总统府”国策顾问,历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常委、 《中国宪法学会》理事长、1976年8月15日病逝台北。张知本有中国宪法之父的美誉,台湾中研究专门出版有关他的书籍。张大一说,他五、六岁时总围在祖父身边,最喜欢听他谈天说地,教他背诵经书。1949因内战,祖孙从此骨肉分离那时,他才十五、六岁,后来,听说祖父过世,他总抱着以后到台湾祭拜祖父的心1980年代,两岸关系逐渐解冻,但讯信还是不够畅通留在大陆的张大一四处托人寻找祖父坟墓却一直不成。找到祖父的坟墓,成为张大一最大的心愿。

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不断深化,2014年,无锡成为开通两岸自由行的城市之一,张大一看到了实现愿望的可能,他向组织汇报了这一想法。民革无锡市委的领导非常支持他,认为这是体现民革特色,促进两岸交流的一次机会。2015年初,民革无锡市委发出倡议,希望民革党员和各支部,能够主动积极地走进台湾,了解台情,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张大一所在的民革无锡市锡山区支部,积极响应市委会的号召,组织支部党员赴台自由行。还没出行,台属、支部党员陶碧舸同志,通过她在台湾的关系,开始寻找张知本的墓地,几经打听,仍然得不到一点消息。

柳暗花明的时刻来了。2015年4月,84岁的张大一随同民革锡山区支部党员赴台湾,在台期间,经支部党员、台属陶碧舸的亲属介绍,他们有幸结识了嘉义县前议长萧登以及前立委萧苑瑜。交谈中,张大一提及祖父张知本,并感慨“找不到祖父的坟墓”。豪爽的萧先生表示将尽自己绵薄之力来打听有关讯息。民革锡山区支部全体党员离台后,萧登标与萧苑瑜随即展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萧苑瑜四处寻找张知本的下落,辗转找到阳明山公墓,终于找到了张知本老先生的坟墓。

张大一得知此消息时,激动万分,决定立即赴台。在台湾友人的陪同下,在台湾多家媒体的见证下,张大一终于见到了祖父。在祖父的坟前,满含热泪的张大一手捧鲜花,在祖父坟前献花、叩拜。边叩拜边哽咽着说:“我亲爱的爷爷,我是你的孙子张大一。今天,终于找到您了,没想这到一天等了66年!离开您身边时我才15岁我在这代表江苏无锡子孙及美国洛杉矶的家人,向爷爷奶奶叩拜,祝愿全家和祖国昌……”帮助张大一完成心愿的是嘉义县前议长萧登标先生也在边上,亲眼见证这一幕,萧先生非常感动,他说,历史上,大时代剧变的背景下个人没有多少选择。好在得两岸交流之便,大家能实现心愿。张大一动情地说:“两岸相隔不远,但我寻找爷爷,却费了六十六年时间。今天了却了心愿,这辈子再无遗憾!”他感谢从中力促此事的萧先生,更感谢两岸交流越来越深入、便利的新时代。(保海燕、黄展宏)


寻亲桥1.jpg


寻亲桥2.jpg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无锡民革;中国无锡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