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专题栏目 » 正文

【孙中山研究】习近平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孙中山语录

时间:2017-04-13 [ ] 浏览次数:

  2016年11月11日上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38句(段)孙中山先生的语录。很多读者都不是做孙中山研究的,虽然有些语录听说过,但并不知其来历,更多的是没有听说过,因此,对这些语录进行梳理、分类,并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情况做些简要介绍,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限于文章篇幅,本文拟分类择要为读者讲解其中一些语录的由来。

  引自兴中会章程里的语录

  习主席重要讲话先后所引用的以下三句语录:“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振兴中华”,及“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全出自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制订的《檀香山兴中会章程》里。这三句话,又见于其次年2月21日制定的《香港兴中会章程》。檀香山兴中会和香港兴中会总会,是孙中山亲手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两个兴中会章程则是他手订的第一个党纲党章。兴中会创立之际,正值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之时。有鉴于此,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强调:“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此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抒此时艰、奠我华夏”。兴中会的创立及其党章之发布,是孙中山由“医人”转为“医国”,即其由赤诚爱国者转变为职业民主革命家的重要标志和崭新起点;他从此领导党人们揭开了辛亥革命运动之序幕。

  引自孙中山重要宣言中的语录

  习主席重要讲话中所引用的以下四句(段)孙中山语录,皆出自孙发布的重要宣言里:

  讲话中引用的“爱国若命”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23年1月26日所发布的《和平统一宣言》里。此宣言发布于直系吴佩孚等推行武力统一之时。他强调“文今为救国危亡计,拟以和平之法方,图统一之效果……而和平之要,首在裁兵”,并提出“化兵为工”的裁兵纲要三条,希望直系、奉系、皖系及西南诸省实力派裁兵;并表明自己“当誓竭绵薄,尽其力所能及,必使和平统一期以实现。”这一宣言之发表,曾产生过积极的社会效用。

  习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的“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里。他在该宣言书中,表示将努力“扫除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并宣示了南京民国政府作为“革命时代之政府”,将施行的内政方针——实现与巩固民族、领土、军事、内治、财政五大统一,及其对外政策——维护国家独立,睦谊友邦,“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用的“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24年9月18日发布的《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中。是年9月3日,直系与皖系为争夺淞沪地盘而爆发了江浙战争。孙中山为践粤皖奉三方联合讨直之约,在发布此北伐宣言后,亲率建国粤、桂、滇、湘、豫各军抵韶关,出师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等。他在该宣言中郑重申明:“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于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并同时提出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等内容的六条最少限度之政纲,“以为实现三民主义之第一步”。

  习主席在讲话里所引用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保存下来”这句话,系出自孙中山1922年8月17日发布的《孙逸仙宣言》中。这是他在第二次护法时经历陈逆炯明叛变之打击、由粤抵沪后,就其“和平统一中国计划”而发表的对外宣言。

  引自《建国方略》中的语录

  《建国方略》是孙先生于1917-1919年写成的一部巨著,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卷(篇)汇集而成。习主席讲话里所引用的以下几段(句)孙中山语录,皆出自该书中——或见诸于前两卷(篇)之序文,或引自其某些章节。

  在讲话中所引用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及“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这两句话,皆出自孙中山1918年12月30日,为其所著《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所写的“自序”里。《孙文学说》这部孙中山的哲学著作,阐述了“行易知难”的哲学思想,并强调此“行易知难”观,“实为宇宙之真理,施之于事功,施之于心性,莫不皆然也。”他在该“自序”中认为,民国以来之革命和建设事业一再遭受挫败的重要原因,是因“革命党之心理,于成功之始则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所奴,而视吾策为空言,遂放弃建设之责任。”其还强调“民国之建设事业,实不容一刻视为缓图者”,出版此书就是要破除“知易行难”这个党人“心理之大敌,并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使自己倡导的“行易知难”学说和主张,能为党员与国民所理解和奉行,从而“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实现创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初心”。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用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一语,系出自孙中山所著《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之第八章“有志竟成”中。他在这一章里,简要地追忆了自己由爱国走上共和革命道路,十数年如一日领导党人与民众夺得辛亥革命运动胜利的艰辛历程,并以“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这句话,来概括与总结其革命奋战史,同时又以之来勉励国人和激励来者。

  习主席讲话里引用的“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这句话,系出自孙中山1921年4月25日为《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所写的“自序”中。《实业计划》这部反映孙先生经济建设思想的巨著,不仅草拟出中国实业发展之六大计划,及绘制了建设近代化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其还在序文与结论中,提出了发展实业以建设近代化中国的方针、途径:中国之建设事业要分私营和国营两条道路来发展;宜引进外国的资金、人才,“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中国实业之发达”;要因时因地制宜,“依西方已辟之路径行之”,“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其总的原则是:中国政府必须始终“操此发展之权”。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事业,仍有着启迪和借鉴作用。

  引自孙中山重要文章中的语录

  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所引用的“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04年8月31日用英文所写的《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一文里。他在此文中列举出清廷迫使中国人民“遭受到无数虐待”中的10个重要方面,向美国及世界各国人民阐明了中国实行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并严厉驳斥了西方国家散布的所谓“黄祸论”,申明“中国人的本性,就是一个人勤劳的、和平的、守法的民族,而绝不是好侵略的种族”。其还强调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关键,就在于把过去的君主专制改体,改变成“中华民国”政府;此革命之成功对中国及全球皆有好处,且具有世界性的进步意义。

  习主席讲话里所引用的“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这句话,系出自孙中山1923年元月29日应上海《申报》馆之约,而写的《中国革命史》一文里(原名《中国之革命》,刊于《申报五十周年纪念专刊》)。该文由革命主义、革命方略、革命运动、辛亥之役、讨袁之役、护法之役、结论7部分组成,是其对自己32年革命奋斗史的“赅括纲要”。

  引自孙中山重要题词中的语录

  习主席讲话中引用的“天下为公”一语,最早见于孙中山1912年4月中应曾尚武之请而写下的一幅题词:“天下为公尚武先生嘱孙文”。孔子所说的“天下为公”语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孙中山对孔丘在“礼运”篇中所描绘的理想国与大同世界,情有独钟,常题写“天下为公”之字幅,赠给至亲、友人、同事、团体和单位。有人指出:目前所见他在这方面的题词多达75件,此外,其还在一些演说中,常引用孔子这段(句)话。因此可以说,这“天下为公”四字,是孙中山理想的最高概括。这反映了其对中国政治修明与国民幸福生活,及人类与世界大同的执着向往和追求。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用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语,系孙中山1916年9月与宋庆龄、朱执信、张静江、蒋介石等人,一同到宁海县盐官镇“三到亭”观钱塘江大潮后有感,而写下的题词。其一直以此题词为座右铭,而始终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前进。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语,系孙中山1923年10月中旬,为广州国民党党员恳亲大会所写的题词。它最早见诸孙题写书名的《国民党党务讨论会记事录》内,公开载于《国民党周刊》之创刊号(第一期)上(1923年11月25日发行)。另据孙生前之顾问兼友人山田纯三郎于孙病逝后在广州发表的谈话谓:“孙氏临终之际,屡用英语,或广东话,或北京话,或日语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伟人孙氏,始终以革命为志。”也许正是因此之故,孙身后成立的治丧委员会决定:将该题词张挂于孙遗像的右左两侧(边),因为这也是他对党人和国民的最后嘱咐与期勉。

  引自孙中山发表的重要演讲与谈话中之语录

  习主席在讲话里所征引的孙中山语录,有的是出自孙的重要演讲(此种情况较多)和谈话中,现谨择其中数条(句)介绍于后。

  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所引的“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20年5月16日《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的演说》一文。这是孙于中国国民党正式成立半年后,在本部专门为治党而召集之“考绩会议”上所作的重要演讲。他在此演说中总结了革命党以往奋战的经验教训,指出今后将会再有一番大革命,届时“无论何时,革命军起了,革命党总万不能消,必将反对党完全消灭,使全国的人都化为革命党,然后始有真中华民国”;其还强调说:国民党乃民国之根本,我们“须知党事为重”。党的本部办事要有革命精神和遵守办事三要义;党员则应注重党德和人格修养,尤其“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此语后成为了孙总理“常劝大家”的话:如他同年10月在广州的国民党恳亲大会上说:“身为本党现在的党员,要人格高尚,行为正大”,“平日立志,应该想做大事,不可思做大官”;其在1923年12月又对岭南大学之师生谓:“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由此可知,这一格言既是孙先生一贯的思想主张,又是其对党人和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勉。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用的“‘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系出自孙中山1924年11月24日《在神户与日本新闻记者的谈话》中。该年10月23日,直系爱国将领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后,即发出和平解决国是通电,并诚邀孙先生北上入京主持大计。孙认为中国此时出现了和平统一之机会,遂决志应邀北上,以实现和平统一祖国之夙愿。他于11月10日发布《北上宣言》,提出“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后,旋即离粤启程北上,并于北上途中大力宣传以召集国民会议,来“打破军阀”及“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强调只有“同时断绝这两个祸根”,“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1月24日,孙中山一行搭乘“上海丸”轮船绕道日本北上抵神户时,他在船上对前来欢迎与采访的日记者,阐明了中国尽快实现和平统一的必要性,及中日两国应共同提携以维东亚大局等问题。

  引自孙中山遗嘱及其临终遗言中之语录

  习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的“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一语,系出自孙中山1925年3月11日签署的《国事遗嘱》中。孙曾说过:“余自乙酉中法战后,始有志于革命”;“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这“乙酉年”即为1885年。从该年算起,到孙仙逝之1925年,其则正好经历了40年革命生涯。

  习主席讲话中所引用的“和平、奋斗、救中国”一语,系孙中山于弥留之际留下重要遗言。如同其遗嘱一样,这也是他对党员及国民的至嘱与企盼!

  从习主席讲话所引的孙中山语录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及中国近代化建设事业的先驱者。孙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及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所有这些,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弘扬!(转自团结网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