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专题栏目 » 正文

【孙中山研究】信念·意志·推动力——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再认识

时间:2017-04-13 [ ] 浏览次数: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其国家统一思想,背景深刻、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爱国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信念:“中国必然统一”

  孙中山对国家的统一充满信心,以革命家的胆识和思想家的睿智,深刻揭示国家统一的必然性。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势。孙中山指出:对比世界其他国家,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经数千年”,历史上“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中国原来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乱象。”论证了国家统一的大势是历史、也应该是现实。

  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使命”。孙中山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以统一为主这一客观存在,决定了统一的中国“已牢牢地印在我国历史意识中”;而这种历史意识,又进一步将国家统一强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我们推翻清朝,承继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共同、坚定的意愿。孙中山认为国家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 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中国人民对连绵不断的纷争和内战早已厌倦,并深恶痛绝”“他们坚决要求停止这些纷争,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我们“应竭诚应其要求”,努力使国家“归于统一”。既阐明了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强烈愿望,又表明了统一是自身“顺天应人”的热切追求。

  统一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基础。孙中山指出:统一是民富国强的保障,“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与以自由发舒”,由此中国“将来定可为世界一等强国”,并“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而尽力”。论证了统一与人民幸福、民族兴旺、国家发展、世界进步休戚相关。

  孙中山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心,源于其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顺应于当时中国的民心所向和时势所趋。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源于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分更有合,总趋向是朝向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认知。他始终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性中积淀着祖国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统一则中华振兴,民族和睦则祖国进步;在博大精深且极具包容性的中华文化的感召驱策下,自古以来中国人无论产生多么巨大的政见歧异,总能找到“中华一统”的共识;在民族关键的转捩处,全国人民总会团结起来共赴国需;任何内外势力妄图分裂中华民族的行径,到头来一定以失败而告终。源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和“以和为贵”等良知思想的高度认同。他反复强调:“欲得真正统一尚须大家奋斗。今后奋斗之器,不以枪而以笔”。所以他坚决反对“兄弟阋于墙”,反对“中国人打中国人”。他严正提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源于对当时中国的民心所向和时势所趋的深刻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掠,清朝封建专制的腐朽统治,使曾经创造灿烂古代文明、领先于全世界、影响过全人类的中华民族,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课题,成为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奋斗目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一举推翻被称“洋人朝廷”的清王朝,创立改变中国历史的民主共和,国家的统一重建进而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要求。孙中山面对“赶走皇帝”“建立民国”而国家未能统一的社会现实,根据反对南北军阀割据、反对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斗争需要,以革命家的胆识和思想家的睿智,深刻揭示中国统一的必然性。孙中山又针对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列强破坏的种种乱象,系统谋划中国如何统一的问题:中国统一的内容——国家统一应是全面的统一,应包含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和财政统一,结成“国族团体”、建立“单一之国”;中国统一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以和平统一为主,武力统一为保障,提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中国统一依靠的力量——坚定主张中国的统一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统一的主体即为中国的“国民”,亦即中国各族、各界、各阶层、各党派;中国统一的打击对象——提出中国的统一“第一点要打破军阀,第二点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要反对一切“提倡”、制造分裂中国的“野心家”,打破“想用中国人来瓜分中国”的阴谋,“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国统一与世界的关系——孙中山基于革命生涯的丰富阅历和广阔视野,将中国的统一问题与世界因素结合思考,指出中国要真正统一,必“立于国民之地位,指导觉醒我国民与外国之国民联合,以促欧美列强之反省”,展现出孙中山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世界眼光和博大胸怀。

  坚强意志:“百折不回,愈挫愈奋”

  孙中山,将实现国家统一当作“头等大事”,视为“根本要图”,将其坚定信念化为毕生为之不懈奋斗、百折不回、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除障碍,促成统一”,鞠躬尽瘁,临终时仍语重心长地呼喊 “和平”“奋斗”“救中国”。

  10次武装起义。自清光绪二十一年首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就遭到清政府的悬赏通缉,在英国伦敦“被难”,曾经被一些国家政府驱逐。然而,长期的流亡生活和革命的艰险,从未动摇孙中山的意志,他屡败屡战,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的新方略。从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二年,他共发动了10次武装起义,都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吸取教训,直到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

  4次赴台。1897年冬,孙中山安排陈少白在台湾建立了“兴中会台湾支部”,并把“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作为“兴中会台湾支部”的工作任务之一。表明他一直把台湾视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1900年8月25日至11月10日,孙中山在台湾历时44天,从事革命活动,开展广泛宣传,让台胞对祖国产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并在台北指挥广东惠州起义。1910年7月,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在台湾成立“同盟会台湾分会”,其性质相当于后来的中国国民党台湾分部。1918年和1924年11月,孙中山两次赴台开展革命活动,在台湾同胞中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3次北上商国是。1894年,他首次上京,时年28岁。满腔热情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主张,结果却遭冷落。当孙中山进而“窥清廷之虚实”,目睹朝廷之腐败,便不再对朝廷抱有希望,决心革命。便组织“兴中会”“同盟会”及武昌起义、就职临时政府总统。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1912年8月,应袁之邀,再次上京。为弥合南北分裂,巩固共和,真诚地与袁13次晤谈。而袁却百般曲意奉迎,以假象蒙骗孙中山。孙中山还5次到北京湖广会馆,发表演讲,阐述革命主张。参加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5个政团合并,成立国民党,并被推举为理事长。后宋教仁遭枪杀,国民党被袁解散,孙中山也遭通缉,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14年他在日本又组建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改称中国国民党。1924年10月,为结束中国内战混乱局面,孙中山毅然抱病从广州北上,途经上海、日本、天津,于12月底来到北京,商讨国是,反击段祺瑞的倒行逆施,因长期艰苦斗争而积劳成疾,致使肝病复发,并日益恶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孙中山仍鼓励同志完成未竟事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革命生涯,始于北京,又终于北京,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奔走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谈到自己的革命活动经历时他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这是他对自己一生最形象与最精确的概括与总结,彰显出他一生致力国家统一而百折不回、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

  强大推动力:“振兴中华”

  孙中山以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己任,并把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检验自己理论和实践的标准;孙中山勇于接受新事物,探索顺应时势的救国救民真理,并付诸实践,充分展现了他不断自我超越、进取的品质和能力。不仅铸就了他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与坚强意志,而且形成了他国家统一的强大推动力。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这便是他率先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

  孙中山之所以能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首先在于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天下安危,匹夫有责,先知先觉,义岂容辞?”其次在于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长期的国外生活和早年接受的近代教育,使孙中山对中国的贫穷落后有着非常强烈的感受,但他并未因此而有半点民族自卑感,更没有丝毫拜倒在洋人面前的奴颜媚骨。相反,他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满怀深情,始终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充满乐观和自信,认为只要善于向西方学习,中国就能够实现富强,不仅能够迎头赶上欧美强国,而且还可以“驾欧美而上之”。他在1904年写给美国人民的呼吁信中指出:“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将随中国的新生活接踵而至。一个从来也梦想不到的宏伟场所,将要向文明世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敞开。”。

  孙中山不但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阐述了如何“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振兴中华,必须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振兴中华,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以“振兴中华”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将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在国家统一的伟大旗帜下,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并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整整40年,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振兴中华”曾是那一个历史时期促使人们从事革命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孙中山对国家统一坚定的信念,源于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的爱国情怀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使命感。而坚强的意志与强大的推动力始于坚定的信念。对国家统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强大的推动力,是这位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最受海内外全体华裔敬仰和爱戴的领袖留给我们后世的宝贵精神遗产。(转自民革中央网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