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文苑笔会 » 正文

我的青春岁月和产品研制历程

时间:2018-11-22 [ ] 浏览次数: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祖国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回忆我的青春岁月和参与国家三线建设的历程,我心潮起伏,感怀不己。2018年8月20日中船重工集团黄群等三位科学家在为加固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与“温比亚”14级台风搏斗中壮烈牺牲。我想起了在担任“237工程”科研项目试验中战胜死神威胁的风险经历。

  “237工程”是我厂与北京大学联合为海军研制的产品。该产品是为了测量、获取深水炸弹击水后的弹道曲线,这是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项目。

  1981年我病愈接受了该项目总体工艺师(产品工艺负责人)的任务。年末研制完成了单机制作、装配和测试工作。按计划节后将进入产品静态试验。我又开始为弹头发射分机与TNT炸药、炮弹壳顶端间的可靠性装配与固定方案设计工艺过程和具体方法。82年春节后,我在情报室翻阅了几乎所有资料,认真阅读了三十几年来关于TNT炸药在工厂发生的几起爆炸伤亡事故与教训,制定了避免事故风险的装配工艺。初次接触会发生死亡风险的装配试验,内心有些恐惧感,但是我又坚信自己的工艺设计在我为主体操作中一定能安全、保质保量完成该组装任务,让发射分机可靠击水后在一定深度范围连续发射无线信号,确保产品完成静态试验考核。

  二月底,李学奎总工程师率领我们十六人抵达了澄江县试验基地。工作铺开后,李总看了我的工艺设计,认为很齐全。我对工作场地、操作人员培训座谈,操作者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衣着穿戴均作了规定,非操作人员不准入内、产品应轻拿轻放。李总也同意由我负责与王结构设计师、翁线路设计师三人一起操作。但是王设计师坚持自己只负责结构设计,坚决不同意参与弹头发射分机的灌装工作,会议僵持了一个小时,工作做不通。李总就讲他来做灌装工作……。最后安排生产科年过半百的方工加入了这个危险操作工作。

  我与老方、小翁三人同心同德,领取了1000W的普通盘式电炉、铝锅、搪瓷碗和瓷质汤匙。通电后,电热丝成亮红色,我将碗里溶化的石蜡细心地一匙、二匙……平稳、不掉一滴地浇入了弹头,冷却后就将发射分机与炮弹外壳固定起来了。操作的第一天,我们三人谁也不说闲话,全神贯注操作,看着那红彤彤的电阻丝,就怕石蜡滴到电阻丝上烧起来,这样我们灌装工作了三天,终于安全地完成了发射机的灌注固定工艺,确保了产品静态试验取得了理想结果。

  我认为研制中“迎着朝阳,鄙视死神”的正能量操作理念是一定会给自己的成功带来福报。

  同年冬天,237工程进入了动态试验阶段,我与爱人服从237产品试验安排,两人均赴旅顺海域为产品试验保驾。我俩均是四十年代出生,五十年代上学,六八年毕业立志为祖国“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理念来到三线,因此我们将长女瑛青一个人留在大垭佬读初一(朱厂长等关心帮助),小女瑛昊送无锡阿姨家寄读一年级,我俩就乘海轮准时奔赴大连。在李总、朱祖楣科长领导下,我又制定与实施了零下露天混凝土制“坐标阵桩”的浇注和保养工艺。海洋动态试验中克服了海浪中从登陆艇船舷跳跃上炮艇的恐惧心态,以及海试中一直呕吐无法进食的难受。最后试验组完成了产品动态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数据,该项目于1984年获中船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最近才知道这些数据、曲线为海洋试验范围的确定作出了贡献。

  我俩在三线工作十八年半,调动回锡已有二十八年多,给我们的感觉是:三线的干部真好,真心关怀职工,三线的职工真好,相互关心如一家,真是当代的楷模!(虞润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