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 历史人物 » 正文

何香凝:新中国华侨事务奠基人

时间:2019-08-05 [ ] 浏览次数: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至三届名誉主席等职。民革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副主席、主席。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团结国民党民主派,发起组建民革

  抗日战争后期,为了更有效地反抗独裁和反动统治,何香凝开始着手筹划把国民党的民主派组织起来,以便集中力量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1年,何香凝同李章达、梅龚彬、柳亚子等多次商谈,酝酿起草国民党民主派组织的纲领。

  她认为,只有成立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才能更好地开展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在流亡广西期间,何香凝经常与李济深、李章达等人接触,交流组织政党问题。何香凝和大家达成共识,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首先改变国民党统治集团反共、独裁和对日妥协的错误政策,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欲达此目的,除了国民党以外的政治力量,还需把国民党内部的民主力量组织起来,在国民党内部开展斗争,瓦解、分化蒋介石集团的力量。为此,众人决定推举李济深、何香凝来领导筹建国民党民主派组织的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也随之将迎接一场新的斗争和新的考验。何香凝在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上,明确而坚定,她对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反动政策深表愤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于是,她更加积极地号召组织国民党内的民主力量,并进一步拟出政治纲领和组织章程草案,提出了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实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政治主张。

  1946年3月,李济深、何香凝等筹建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成立。民促在成立宣言中宣布:以“民有、民治、民享”为最高准则,“以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幸福的新中国,为行动之最高标准”;主张结束蒋介石独裁专政,根据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精神,成立各党派民主联合政府。民促积极联络国民党内民主派人士,开展民主运动,并利用各种关系作国民党军队将领工作,动员他们不参加或反对内战。何香凝为民促的组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民促、民联等组织的成立,是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大联合,为国民党民主派同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彻底决裂,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最终成立,作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6年6月23日,蒋介石以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点燃了全面进攻的战火。何香凝对此非常痛心。她与彭泽民、蔡廷锴等致电谴责蒋介石,强烈要求蒋介石立即停止内战,以政治协商解决问题。同时致电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希望“和平为怀,相忍为国”。中共中央对他们的呼吁给予极大关注,毛泽东还复电:“诸先生呼吁和平,语重心长,至为感佩。”1946年11月伪国民大会召开后,蒋介石连续颁发“戡乱”动员令、撤销政治协商会议令、宣布民主党派非法令等等,国内形势急剧恶化。

  1947年4月,李济深和朱学范一道到何香凝家中去,正式商谈国民党民主派联合问题。何香凝与李济深认为:“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破坏停战协定,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悍然发动内战,进攻延安,叫嚣消灭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再和他们讲团结,希望恢复政治协商,组织联合政府,已不可能了。必须把国民党内的爱国分子组织起来,推翻蒋政权。这就需要成立一个组织,以便名正言顺地进行号召。”同年5月4日,何香凝与李济深、彭泽民、李章达等民促负责人在香港聚会,再次商讨与民联等正式成立联合组织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团结国民党内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建立自己的革命组织,以便更好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同年9月,民促、民联和其他国民党内民主派人士会聚香港另组新党,关于新党的名称问题,香港筹备处收到多方建议。根据宋庆龄意见,何香凝当即倡议这个革命组织就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当时有许多同志嫌弃“国民党”几个字,何香凝主张保留“国民党”三个字,并申明自己的理由:当前南京政府在战场上已经败北,国民党内部人心惶惶,不少人对各自的前途正在抉择,形势需要我们这样做。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这个组织才会兴旺发达,才能在与共产党真诚合作中发挥分化敌人的作用。她的建议得到了与会同志的赞同,大家同意采纳何香凝的提议,把即将成立的革命组织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带领民革,参与新中国的缔造

  民革的建立,使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联合和斗争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此后,民革在李济深、何香凝等领导下,以革命派的崭新面貌和战斗姿态站在人民一边,促进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瓦解,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统治集团,使国民党反动派更加分崩离析,从而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同时,也使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增加了一支劲旅,从而加强了人民革命战线的力量。

  何香凝广泛呼吁全国人民加紧斗争,共同为彻底摧毁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而尽力。1948年2月16日,何香凝针对上海女工、学生等进行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示威游行惨遭国民党当局镇压,造成死伤和被捕多人的惨案,联络42人联名发出《声援上海抗暴运动宣言》,指出:已经走上末路的蒋介石政权,临近灭亡时就“更加明目张胆地出卖国家利益,以换取美帝国主义的贷款和军事支持……也就更加倒行逆施压迫人民,残杀人民,造成白色恐怖的局面来妄想挽救残局!”她说:“广大人民对于这坏政府已经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幻想了。”呼吁要加紧斗争,打倒“这腐朽万恶的统治集团”,并坚信“更壮大更坚强的人民队伍将继续勇猛前进,以达到彻底摧毁卖国独裁政府的胜利”。

  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党反动派陷入了全面危机,整个中国的政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中国革命胜利在望。4月30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全国人民的愿望,适时发出了“五一口号”,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迅速得到各个方面、各个阶层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5月5日,李济深、何香凝等代表民革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的民主人士发表《致全国同胞电》,竭诚拥护中共“五一口号”。同日,何香凝等12人还联名致电毛泽东和解放区全体同胞,再次表示:“贵党五一劳动节号召……密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何胜钦企,除通电国内各界暨海外侨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外,特行奉达,即希朗洽。”

  据此,何香凝与李济深等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号召,以香港为中心,促进新政协运动的开展。新政协运动是一个广泛深入的政治运动,它指明了民主党派向着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胜利前进的具体道路。在何香凝等人推动下,各民主党派在香港纷纷集会,发表通电、宣言、声明,反响热烈,大家围绕新政协召开问题贡献意见并提供研究办法,决心为打倒蒋介石独裁政权、促进召开新政协进而建设新中国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密安排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从这年的8月起陆续到达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1949年4月,何香凝为参加筹备新政协和参与缔建新中国的工作,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离开香港北上,于当月中旬到达北平。在北平火车站,何香凝受到了朱德、周恩来、邓颖超等人的热烈欢迎。前来车站迎接的还有许多从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和民主人士,以及各界代表等,车站月台上挤满了欢迎的人群。曾经一起度过艰苦战斗生活的许多旧友又重聚一起,何香凝高兴得热泪盈眶。此后,何香凝与其他民主党派人士一道,积极参加了筹备新政协的各项活动,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

  当蒋介石集团拒绝接受北平和平谈判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时,毛泽东与朱德于1949年4月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何香凝次日即发出通电,表示拥护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彻底消灭反动派。她号召:“我们全国人民都一齐起来,帮助毛主席这个命令的实现。”这期间,她还动员一些深明大义的国民党故旧弃暗投明,宣布起义,归向人民。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胜利召开,何香凝出席了这一盛会,并在第一天的大会上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讲话。她说:“我庆祝这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千秋万岁……中国的自由平等,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所有这些中国革命的目的,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得到了实现,我们可以告慰在九泉下的孙先生了!”她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奋斗取得的胜利,“证明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是比我们所信仰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来得妥善些,要来得彻底些。我们信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信徒,今天,要来做一个模范的新民主主义工作者”。

  她强调,各民主党派要“全心全意地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尤其应该要实行政府的法令、政令,勤俭节约……实事求是,这才对得住全国的人民,对得起无数死难的烈士”。并坚信“只要我们能实现‘共同纲领’,保持和加强我们的团结,共同向帝国主义作斗争,遵守孙中山先生的亲苏政策与毛主席建国方针,在毛主席领导下团结奋斗,那么,我们的国家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我们人民的前途是无限幸福的。”

  会议期间,何香凝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讨论、审定与通过工作。她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选举。在这次会议上,何香凝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何香凝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同登上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以无比欢愉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并检阅海陆空军和群众游行队伍。当礼炮齐鸣,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何香凝心潮澎湃,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端。孙中山、廖仲恺逝世20多年来,她为孙中山的理想和事业努力奋斗、苦苦追求,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孙中山的理想和事业真正实现了,自己也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她万分欣慰,内心更加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她将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投身新中国建设,主持国家侨务工作

  1949年冬,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何香凝被任命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此后整整10年间,何香凝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侨务工作上,承担起协助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制定侨务工作方针,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为华侨服务的重任。

  据不完全的统计,何香凝利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喜庆节日向海外华侨发出的广播词、献词,以及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有关谈话、演讲,以及亲致侨胞、侨属的函电等共40篇次;此外,还发表了多篇有关侨务方面的论文、诗章。她向华侨热情地介绍中国的进步和成就,积极鼓励、动员华侨和归侨侨眷以各种形式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引导侨资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经营方向发展。

  新中国百废待举,秉持“全心全意为侨胞服务”的方针,何香凝带领广大侨务工作者探索破解侨务工作难题的办法,参与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华侨正当权益,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利的侨务工作方针,如《土地改革中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办法》《关于贯彻保护侨汇政策的命令》等。

  何香凝把“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作为华侨事务委员会的中心任务,积极领导侨委为“协助和领导华侨进行互助互济,兴办文教福利事业,增进华侨间的友爱团结,发扬爱国精神,同时为增进华侨同侨居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而努力。”

  何香凝通过讲话或写文章等方式,多次号召海外侨胞发展革命爱国传统,团结起来当好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地人民友好桥梁和使者,并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她殷切希望扩大华侨中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使之广泛地开展和巩固地建立起来,认为“这广大的民主统一战线,应该包括各阶层、社团和各界人士,只要是爱好和平民主的爱国分子,都能参加这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同时,还殷切希望国外侨胞能够更加促进祖国与侨居国的友好关系,要“遵循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自觉地成为祖国和平友好的使者,更加发扬光大与侨居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与侨居国人民的文化合作与经济合作”。

  何香凝热情地向海外侨胞介绍祖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号召广大华侨大力支援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她指出:“祖国的进步和强盛,提高了国外华侨的地位,是华侨长远利益最可靠的保证。”何香凝强调,“招致国外华侨资本,回国投资于各方面的经济生产事业,参加人民祖国的建设”“是侨务政策的另一个基本的而又是长远的方针。”为此,何香凝领导侨委研究并提出了适合华侨投资的办法和形式。何香凝还于1951年1月倡导设立了公私合营的华侨投资公司,华侨回国投资参加祖国建设的积极性日益提高,投资的数量随之逐年增加。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精神,何香凝带领侨委制定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眷、归侨政策。在她和侨委的不懈努力下,归侨、侨眷的种种问题基本上得到妥善解决,赢得了广大归侨、侨眷的拥护和欢迎。

  何香凝还特别重视归侨、侨眷子弟的升学问题,先后在北京、广州、福建集美创办了三所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在广州恢复暨南大学和在泉州创办了华侨大学。何香凝特别强调要抓好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她语重心长地指出:“侨胞把子弟托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培养好,这才对得起侨胞。万万不要误人子弟!”到1957年,“近四万多归国华侨学生进入国内各级学校学习,其中已有约百分之二十进入了高等学校,还有将近两千名归国华侨学生先后从高等学校毕业,参加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何香凝的付出和努力,加深了海外侨胞对新中国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了海外侨胞的团结,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以及为新中国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新中国侨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 责编: